在云南星罗密布的众多古茶山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穿越过岁月的沧桑,闪耀出独特的光芒,这就是离古普洱府最近的古茶山——困鹿山。困鹿山是清代皇家古茶园,历史上一直是秘而不宣的贡茶出产地,深入挖掘和研究困鹿山的历史与文化,由点及面,在历史与现实的光影交织中,展开一幅普洱府贡茶文化的瑰丽画卷。
2023年5月,历经数十载的整理和沉淀,经过三年的潜心编著,《困鹿山》一书由云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郑立学、陈玖玖合著完成,两位作者都是云南茶界有影响力的茶文化践行者。郑立学是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智库专家、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普洱茶文化顾问、普洱茶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作家协会会员,陈玖玖是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国际茶文化交流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评茶员,国家一级茶艺师。两位作者作为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和成员,该书的出版也是研究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云南茶界贡献了一本资料详实、观点鲜明、正本清源的普洱茶文化著作。
《困鹿山》的创作背景
普洱茶的发展跟随着历史的变迁,源于上古、始载于唐、得名于明、鼎盛于清,在清代列为贡茶,“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众”。民国时随着战乱和经济衰退,普洱茶渐渐沉寂,新中国建立后,普洱茶更多作为出口和边销茶。直到20世纪90年代,普洱茶才重新崛起于大众眼前,“盛世兴茶”,这是普洱茶又一个黄金时代的来临。这一时期,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普洱茶书籍,在当时的背景下,更多的书籍着眼于“大而全”的向世人重新介绍普洱茶,力求让读者了解更多更全的普洱茶知识。经历了30多年的普洱茶文化普及和传播,普洱茶已经成为中国品牌价值第一的茶类。这时,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广泛的知识层面,而希望从一个个局部,深入去了解“小而精”的普洱茶深层文化,《困鹿山》一书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创作的。
选择困鹿山作为切入点,不仅仅因为困鹿山在普洱贡茶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因为两位作者与困鹿山的“缘”。郑立学老师第一次上困鹿山是1976年,近半个世纪来,为困鹿山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拍摄了无数的摄影作品,组织参与了多次文化活动,也喝了40多年的困鹿山茶。陈玖玖老师进入茶行业去的第一座茶山,就是跟随郑立学老师考察困鹿山,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了寻茶、习茶、侍茶、讲茶的茶事人生。因此,编写一本关于困鹿山的著作,是半个世纪的缘分,也是两位作者的情怀与责任。
《困鹿山》的内涵与外延
《困鹿山》一书以困鹿山古茶园为主线,共有七章三十一节,从地理区域、历史变迁、茶树资源、茶事活动、人文轶事、文化价值等多个维度深入挖掘、详尽阐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困鹿山,揭示了困鹿山的四个独特之处:独特的区域位置、独特的历史定位、独特的古树茶园、独特的普洱茶事。
清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府设立,并正式将普洱茶列为贡茶,开启了普洱茶一段辉煌的时代,也开启了困鹿山作为皇家贡茶园的历史,时光变迁中,留下与普洱贡茶相关的诸多典籍与遗迹。该书还通过十一篇延伸阅读,以困鹿山为契机,向读者介绍了古普洱府的历史,普洱茶的得名以及产地交易地的变化,茶马古道与“汛、塘、关、哨”军事戍守制度,普洱茶贡茶发展的历史等。
书中不仅用详实的文字介绍了很多过去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和人文轶事,还展示大量的图片和史料,并用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观点,引导我们一起翻阅困鹿山与普洱府贡茶文化的历史和今天。
《困鹿山》的文化价值
2008年6月,以困鹿山为核心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名列其中。困鹿山的价值进一步凸显:独特诱人的品饮价值、稀有的科学研究价值、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红色的革命精神价值、丰富的旅游体验价值、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乡村振兴的示范价值。
《困鹿山》一书的出版,更好的阐述和展现了困鹿山古茶园的上述价值,弥补了普洱茶文化研究中这一区域的空缺,是云南茶界的又一重磅力作。不仅为广大茶友、茶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一本图文并茂的优秀读物,还可以作为从事茶文化、茶科学研究的人员的参考书目,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原文载于《东方风情》2023年第6期